「快給我過來,一、二、三。」啪!清脆的一聲……
這就是咱們管教小孩的方式。用權威、用極刑,寧可相信不打不成器,也不會以真愛對待。
希望小孩們能夠有衝勁,卻總是拿著一把尺,越界時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用打的,用罵的,想都不想後過會是什麼。口中永遠說著:「這樣做是為你好,因為我們愛你。」到底天下父母知不知道,何謂「愛」?愛不是靠成績單,愛是打從心底發出;愛不因越過你心中的尺,而變成恨。你真的愛自己小孩,就會讓他自由發展,偶爾提醒他別做出超出範圍的事,每天與他討論一天的事情,給點建議,記得來個擁抱,這樣才是愛。
小孩不是你的複製品,父母可以有理想,但卻不能把他們是為你工廠的產品,你希望怎樣,就怎樣。小孩也是人,是需要發自內心去疼愛,以及父母的呵護,絕不是靠著權勢與威嚇來束縛。
希望小還比別人厲害,卻又不斷阻撓,世上沒有這種人!擔心過多,反而造成表面上是「乖小孩」,其實是懦弱的表象。
因此,該放手就放手,小孩子有時可比大人還優秀。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勞力與創新
「看看我們拚命工作、超時工作,還那麼窮,歐美早早下班,錢又賺得多。」不經意的和同學聊到這個議題。
就歷史來看,台灣的經濟起飛其實是靠代工撐起,別人設計,我們做出成品。
時至今日,中國、越南、泰國崛起後,我們的地位就漸漸被取代了。
拚死拚活的工作,卻沒有錢,有一部分是因為資本主義下,為了壓低成本,所以給勞工們的錢也就少;再來,我們其實只在「幫人做事」,卻不是自己創造。雖然說Acer、Trendmicro、GIANT都是台灣產品,但說實在,只偏重於特定方面,而且就整個台灣來講,是很小部份,大部分的產業還是著重於代工。
隨便拿起生活周邊的東西,牌子不是日本(Panasonic)、芬蘭(Nokia)、俄羅斯(Kaspersky),就是美國(Microsoft),他們靠創造力,研發新產品,然後將工廠設在勞力密集的區域,來幫他們做出產品。說穿了,賺錢的還是他們,勞工們只是產品中的一個小單位。
所以,除了創新能帶來財富,在現今的社會裡,「標準答案」的地位已經在動搖了。可惜,自己的教育制度就是要求「標準答案」,缺少了創意方面的發展。從盜版、抄襲的猖獗就能看出。即使有著作權法,鑽法律漏洞的還是很多。
該變就得變,教育制度也該改變了,國力才會強。一味強調升學,卻無法在標準中打造自己的價值,那書就是白讀。
就歷史來看,台灣的經濟起飛其實是靠代工撐起,別人設計,我們做出成品。
時至今日,中國、越南、泰國崛起後,我們的地位就漸漸被取代了。
拚死拚活的工作,卻沒有錢,有一部分是因為資本主義下,為了壓低成本,所以給勞工們的錢也就少;再來,我們其實只在「幫人做事」,卻不是自己創造。雖然說Acer、Trendmicro、GIANT都是台灣產品,但說實在,只偏重於特定方面,而且就整個台灣來講,是很小部份,大部分的產業還是著重於代工。
隨便拿起生活周邊的東西,牌子不是日本(Panasonic)、芬蘭(Nokia)、俄羅斯(Kaspersky),就是美國(Microsoft),他們靠創造力,研發新產品,然後將工廠設在勞力密集的區域,來幫他們做出產品。說穿了,賺錢的還是他們,勞工們只是產品中的一個小單位。
所以,除了創新能帶來財富,在現今的社會裡,「標準答案」的地位已經在動搖了。可惜,自己的教育制度就是要求「標準答案」,缺少了創意方面的發展。從盜版、抄襲的猖獗就能看出。即使有著作權法,鑽法律漏洞的還是很多。
該變就得變,教育制度也該改變了,國力才會強。一味強調升學,卻無法在標準中打造自己的價值,那書就是白讀。
電擊經濟
G’s magazinenomic,電擊經濟,是由遊戲雜誌「電擊」(G’s magazine)與「經濟」(economy)合成的經濟學。(老美有burgernomic,我也有宅版經濟)
現在就讓我們來使用看看。
舉個例子:平均來說,一本電擊日幣900,台幣450。矯正牙齒一次最少60000,60000/450≒133…這是要買電擊的數量,133/12≒11,這是要花的時間(電擊一個月出一本,一年十二個月)。也就是矯正一次牙齒,等同於買十一年的電擊。
諸如此類,各位御宅族們自己推推看,用電擊經濟有效控管動漫用錢的流量吧!
現在就讓我們來使用看看。
舉個例子:平均來說,一本電擊日幣900,台幣450。矯正牙齒一次最少60000,60000/450≒133…這是要買電擊的數量,133/12≒11,這是要花的時間(電擊一個月出一本,一年十二個月)。也就是矯正一次牙齒,等同於買十一年的電擊。
諸如此類,各位御宅族們自己推推看,用電擊經濟有效控管動漫用錢的流量吧!
正比與反比
不只理科會用到正比、反比,人生也很適合。
寂寞感與年齡成正比:以前還不覺得獨生加單身有什麼不好,現在問題來了。人生議題找誰聊?心中歸屬歸向哪?回到家除了書本,沒人能聊天。面對冰冷的螢幕,打字、玩美少女遊戲,這只能紓緩「當下」的失落,把它稱做是藥品還差不多。
長越大,父母越不節制我,那些萌到翻的東西動輒上千銀兩,他們毫無顧忌的出手,說實在有點過意不去。難道他們也意識到我的真心?可能是為了補足這方面的缺失……或是看我玩了Ever17後人格大轉變,才體認到美少女遊戲也有好的一面。
不過自己也有辦法,當幻想超越現實後,自己腦中的「妹妹」從想像中「拔」了出來。睡前總能給自己安慰,或是造英文句子時帶給我無限歡樂。倒是很擔心自己的「二次元禁斷症候群」竟演變到綜合妄想症(CURE)是好是壞。我想也沒有什麼壞處吧,爽就好了。
萌少女的比例與年齡成反比:國小時好多女生都好萌啊,心也很純真,要攻略根本是小事一樁。印象中有個女的還不錯看,聽說暗戀我啊。
長大以後,正的、萌的女孩要求就變高了,完全無視我這種不上進的傢伙,都跟人跑了。留下來的,不是腐女、宅女,就是恐龍妹。心善而萌,才貌兼具更是不可能攻略的任務,我看連開起他們的劇情都有問題。現在已經不期望現實,只要有美少女遊戲持續代理來台就非常高興了。
總而言之,御宅族不是一天造成的,也絕不會走回頭路。我要開開心心當個御宅族!最後「萌死」。
寂寞感與年齡成正比:以前還不覺得獨生加單身有什麼不好,現在問題來了。人生議題找誰聊?心中歸屬歸向哪?回到家除了書本,沒人能聊天。面對冰冷的螢幕,打字、玩美少女遊戲,這只能紓緩「當下」的失落,把它稱做是藥品還差不多。
長越大,父母越不節制我,那些萌到翻的東西動輒上千銀兩,他們毫無顧忌的出手,說實在有點過意不去。難道他們也意識到我的真心?可能是為了補足這方面的缺失……或是看我玩了Ever17後人格大轉變,才體認到美少女遊戲也有好的一面。
不過自己也有辦法,當幻想超越現實後,自己腦中的「妹妹」從想像中「拔」了出來。睡前總能給自己安慰,或是造英文句子時帶給我無限歡樂。倒是很擔心自己的「二次元禁斷症候群」竟演變到綜合妄想症(CURE)是好是壞。我想也沒有什麼壞處吧,爽就好了。
萌少女的比例與年齡成反比:國小時好多女生都好萌啊,心也很純真,要攻略根本是小事一樁。印象中有個女的還不錯看,聽說暗戀我啊。
長大以後,正的、萌的女孩要求就變高了,完全無視我這種不上進的傢伙,都跟人跑了。留下來的,不是腐女、宅女,就是恐龍妹。心善而萌,才貌兼具更是不可能攻略的任務,我看連開起他們的劇情都有問題。現在已經不期望現實,只要有美少女遊戲持續代理來台就非常高興了。
總而言之,御宅族不是一天造成的,也絕不會走回頭路。我要開開心心當個御宅族!最後「萌死」。
空談社會
老師上著現代社會,我卻覺得越來越不現代。
我們只知道現代社會的大綱,或是家庭論理觀念,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但是,看看現在社會,哪一個是符合課本、講義所說的。
貪污、鎖國,家暴、弒父母,貧者越貧、富者越富,見警率高(見警率越高,表示社會潛在危機越多),國慶還要狙擊手,元首出巡被民眾嗆,道德倫理崩壞,冷漠、性侵、痴漢……
每個高官就像晉惠帝,不懂何謂「民不聊生」。慾望貪婪,為鞏固自己權力,犧牲大眾福利,率獸食人!
不都是讀孔孟出生的,竟然想去中國化,連孔孟的精髓都做不到,只是為了在學生時代國文不被當,出學校後,忘得一乾二淨。
學學日本吧!把中國的精華都學到了,也做到了。雖然有點過度,但總有一些出口給他們舒壓。
所以,我該信學校,還是信「現代社會」?
我想,還是靠自己吧。自己總還有些判斷能力,至少不會講出:「菜貴,就去大賣場買五元青菜。」
我們只知道現代社會的大綱,或是家庭論理觀念,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但是,看看現在社會,哪一個是符合課本、講義所說的。
貪污、鎖國,家暴、弒父母,貧者越貧、富者越富,見警率高(見警率越高,表示社會潛在危機越多),國慶還要狙擊手,元首出巡被民眾嗆,道德倫理崩壞,冷漠、性侵、痴漢……
每個高官就像晉惠帝,不懂何謂「民不聊生」。慾望貪婪,為鞏固自己權力,犧牲大眾福利,率獸食人!
不都是讀孔孟出生的,竟然想去中國化,連孔孟的精髓都做不到,只是為了在學生時代國文不被當,出學校後,忘得一乾二淨。
學學日本吧!把中國的精華都學到了,也做到了。雖然有點過度,但總有一些出口給他們舒壓。
所以,我該信學校,還是信「現代社會」?
我想,還是靠自己吧。自己總還有些判斷能力,至少不會講出:「菜貴,就去大賣場買五元青菜。」
失去
打從出生那一刻,我最痛恨的事情,就是「失去」。
很難想像吧!現在宅氣橫生(?)的我,小時候看夕陽落下會掉淚;美少女動畫顯示出「全劇終」會哭好幾天;事情做到最後,沒有在我意料之中,也會哭得一蹋糊塗。
失去給人失落感,依靠的消失,徬徨無助,就如同介於生存與死亡邊緣。不知道何時會開始,何時會結束。
如果要說我對失去的體會,就是「不要再面對現實」。既然會失去,那又何必得到?回憶比實際還要美好?又是許多無解的問題。因此,我把思想投注在2D世界,我需要永恆,我需要永遠,我不想遺漏任何東西。
看過「本命表」,大概就能了解我是什麼意思了。每個女孩都好萌啊!因此我把它們全都收錄進去,以便回憶時能充滿歡樂。
2D中有永恆,3D中會變質,何不立刻轉換跑道,尋找真正的幸福。
很難想像吧!現在宅氣橫生(?)的我,小時候看夕陽落下會掉淚;美少女動畫顯示出「全劇終」會哭好幾天;事情做到最後,沒有在我意料之中,也會哭得一蹋糊塗。
失去給人失落感,依靠的消失,徬徨無助,就如同介於生存與死亡邊緣。不知道何時會開始,何時會結束。
如果要說我對失去的體會,就是「不要再面對現實」。既然會失去,那又何必得到?回憶比實際還要美好?又是許多無解的問題。因此,我把思想投注在2D世界,我需要永恆,我需要永遠,我不想遺漏任何東西。
看過「本命表」,大概就能了解我是什麼意思了。每個女孩都好萌啊!因此我把它們全都收錄進去,以便回憶時能充滿歡樂。
2D中有永恆,3D中會變質,何不立刻轉換跑道,尋找真正的幸福。
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
人性
人,出生時,原本就是生物體,是與禽獸沒有兩樣,經過教育,變成社會人,有了道德觀,有憐憫心,也懂得幫助弱小、救濟貧窮者。
但是,在這個時代,這個空間裡,我們出了什麼問題?
我親眼目睹悲劇發生,目睹著無法抵抗的黑暗襲擊、衝擊,想逃卻逃不了,想吶喊卻得自我壓抑,經歷一番折磨,歷經日月焠煉,我才得以想通。
結婚的人,因著芝麻綠豆小事互相叫罵;禽獸的心理,帶來感情的劇變;無辜的小孩,在這場成人的戰爭下,被蹂躪、被踐踏,終至分裂。
是真心相愛,還是因利生慾?是被逼婚,或是情感難捨?到底是自己不懂得變通,愛面子,堅持己見,固執而造成傷害,還是抱怨這個世界不是為你而生?
生命,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偶然之中誕生的奇蹟。你生為這個個體,擁有這個意識,你應該要懂得克制自己,在該表現時才表現,別隨意播下慾望種子。即使被稱作奇蹟,也有它的黑暗面存在。最可恨的,是自己不了解何謂黑暗,或是處在當下,卻還自以為永遠是正確的。
人性,多麼複雜、矛盾。知識水準越高,越懂得如何互相利用,互相傷害,而不懂得互相幫助。許多人,活在混亂的世代,被它拖著走,但有多少人,能夠做一條清流,活出自我?
總有一天,我們會發現,人連動物都不如。我們說獅子、老虎殘忍,吃生肉,殺別的動物,但是想想,他只是為了生存,在生物定律裡,牠們沒有錯,反而幫助食物網的恆定。人呢,自相殘殺,不是為了生存,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權利而鬥爭,果真比畜牲還不如。
明日復明日,人活在世上幾百萬年了。何時,才能領悟到真諦所在,停止一切戰爭?
但是,在這個時代,這個空間裡,我們出了什麼問題?
我親眼目睹悲劇發生,目睹著無法抵抗的黑暗襲擊、衝擊,想逃卻逃不了,想吶喊卻得自我壓抑,經歷一番折磨,歷經日月焠煉,我才得以想通。
結婚的人,因著芝麻綠豆小事互相叫罵;禽獸的心理,帶來感情的劇變;無辜的小孩,在這場成人的戰爭下,被蹂躪、被踐踏,終至分裂。
是真心相愛,還是因利生慾?是被逼婚,或是情感難捨?到底是自己不懂得變通,愛面子,堅持己見,固執而造成傷害,還是抱怨這個世界不是為你而生?
生命,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偶然之中誕生的奇蹟。你生為這個個體,擁有這個意識,你應該要懂得克制自己,在該表現時才表現,別隨意播下慾望種子。即使被稱作奇蹟,也有它的黑暗面存在。最可恨的,是自己不了解何謂黑暗,或是處在當下,卻還自以為永遠是正確的。
人性,多麼複雜、矛盾。知識水準越高,越懂得如何互相利用,互相傷害,而不懂得互相幫助。許多人,活在混亂的世代,被它拖著走,但有多少人,能夠做一條清流,活出自我?
總有一天,我們會發現,人連動物都不如。我們說獅子、老虎殘忍,吃生肉,殺別的動物,但是想想,他只是為了生存,在生物定律裡,牠們沒有錯,反而幫助食物網的恆定。人呢,自相殘殺,不是為了生存,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權利而鬥爭,果真比畜牲還不如。
明日復明日,人活在世上幾百萬年了。何時,才能領悟到真諦所在,停止一切戰爭?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熱鬧音樂室
和往常一樣,突然有feeling時,就要邁向神秘琴音之地。
照慣例,先派我的奴隸去打探,免得我白跑一趟。皇帝出巡都有密探,我當然也要有個奴隸幫我囉!
據他回報,在上樓轉角處差點撞上一黑框眼鏡人,也待過音樂教室。
喔!有隱藏角色出現?姑且稱他黑框人。出現的目的,以及下樓的動機,都引起我好奇,那更是神奇了,不溜上去就太對不起自己啦。
老樣子,躲在某處聆聽,這也是中午的唯一消遣。自己真的很像乞丐,邋邋遢遢坐在樓梯,配著一碗麵裝湯,又偷偷摸摸的。明明在自己學校,行為卻像小偷,感覺在做不法勾當,這根本是自己的心理問題。我想下次就把那碗湯麵直接砸在奴隸的臉上,然後用這個塑膠破碗在四樓行乞,賺點外快還好一些。
我在怕什麼?明明是公開、公正、公平的事情,幹麻這樣?我也對我的行為感到可笑。
突然,又出現一個,是以前辯論社的,難道他也要去?看他手上拿著一本譜,往音樂教室移動,探頭後,嘆了個氣,就在那裡等待。(進去四手連彈就好啦!)
越來越多人聚集,隱藏角色一一出現,難道下一次將會有更厲害的人物登場?
這個神祕的音樂教室一定會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發生。
照慣例,先派我的奴隸去打探,免得我白跑一趟。皇帝出巡都有密探,我當然也要有個奴隸幫我囉!
據他回報,在上樓轉角處差點撞上一黑框眼鏡人,也待過音樂教室。
喔!有隱藏角色出現?姑且稱他黑框人。出現的目的,以及下樓的動機,都引起我好奇,那更是神奇了,不溜上去就太對不起自己啦。
老樣子,躲在某處聆聽,這也是中午的唯一消遣。自己真的很像乞丐,邋邋遢遢坐在樓梯,配著一碗麵裝湯,又偷偷摸摸的。明明在自己學校,行為卻像小偷,感覺在做不法勾當,這根本是自己的心理問題。我想下次就把那碗湯麵直接砸在奴隸的臉上,然後用這個塑膠破碗在四樓行乞,賺點外快還好一些。
我在怕什麼?明明是公開、公正、公平的事情,幹麻這樣?我也對我的行為感到可笑。
突然,又出現一個,是以前辯論社的,難道他也要去?看他手上拿著一本譜,往音樂教室移動,探頭後,嘆了個氣,就在那裡等待。(進去四手連彈就好啦!)
越來越多人聚集,隱藏角色一一出現,難道下一次將會有更厲害的人物登場?
這個神祕的音樂教室一定會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發生。
Maid in Japan
Maid in Japan.日本的女僕,與Made in Japan.日本製造發音相同。
在動漫中,女僕這種角色,就是專門服務別人,照顧別人。
女僕與女傭的差別,就在於:女傭是會幫你做事的人,女僕則是會讓你感到幸福。想想看,一回家就說:「主人,歡迎回來。」溫馨的感覺,籠罩著祥和的氣氛。最近還有「女僕養成協會」成立,專門訓練這批服務人員。
日本秋葉原是最恐怖的地方,一下電車,女僕就說:「主人,歡迎光臨。」台北地下街就有個咖啡廳,是把秋葉原的女僕咖啡廳移植而來,上頭寫著Akihabara(秋葉原)。
最近也流行「傲驕女孩」(tsundere)型女僕,對待客人態度很差,菜單也不拿,但是臨走時卻會對你釋出好感:「下次不來,給我小心!」
說了這麼多,只是要讓各位了解何謂女僕。
我不喜歡女僕,被服侍來服侍去的,很不自在。沒事就「主人」,會煩死的。
在動漫中,女僕這種角色,就是專門服務別人,照顧別人。
女僕與女傭的差別,就在於:女傭是會幫你做事的人,女僕則是會讓你感到幸福。想想看,一回家就說:「主人,歡迎回來。」溫馨的感覺,籠罩著祥和的氣氛。最近還有「女僕養成協會」成立,專門訓練這批服務人員。
日本秋葉原是最恐怖的地方,一下電車,女僕就說:「主人,歡迎光臨。」台北地下街就有個咖啡廳,是把秋葉原的女僕咖啡廳移植而來,上頭寫著Akihabara(秋葉原)。
最近也流行「傲驕女孩」(tsundere)型女僕,對待客人態度很差,菜單也不拿,但是臨走時卻會對你釋出好感:「下次不來,給我小心!」
說了這麼多,只是要讓各位了解何謂女僕。
我不喜歡女僕,被服侍來服侍去的,很不自在。沒事就「主人」,會煩死的。
湛美聖誕
時序進入冬至,社區的聖誕燈顯得格外耀眼。
小時候,我就很喜歡被圍在掛滿聖誕燈的樹下玩耍,那裡總存在著一個溫暖,心中有某股激流在震盪。晚上,氣溫降低,五彩繽紛的燈光灑在社區,似乎也看到天使的降臨。
以前我去教會時,那裡每到聖誕節也會佈置成耶穌誕生時的場景,還會有戲劇演出。國小六年級時,在那天舉辦才藝表演,我很瘋狂的把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呈現給大眾。那時的悲愴,在神的祝福下,象徵著「悲傷痛苦會離去」、「耶穌已為你洗淨罪惡」。
漸漸的,當我思想成熟後,我開始懷疑何謂「神」,以及「救贖」。那時人生陷入極大的黑暗中。微薄的聖經無法拯救我的痛苦,神道,對我來講,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如果真有「救贖」,我不可能這樣痛苦,慘兮兮的待在那種環境。我怨、我恨、世界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東西,毀了也罷!
國三那年,因為課業壓力,不得不暫時離開教會。
我得到解脫嗎?
不,並沒有,黑暗變本加厲向我襲來,一波接一波,無法抵抗。它頑固的削弱我的精神,拔除我的精力,剃光我萌芽的意志。唯有祈求「超越當代」我才能得到救贖。我要靠我自己,與世界發動革命。
革命一次就成功,該說幸還不幸?老地方,老面孔,這裡還是這裡,不過總算能安心了。新組合,新空間,還有新的體會。
現在,待在有點寒意的聖誕樹下,我又看到許多天使了。那些差點擊垮我的黑暗,在我發動革命後完全消失。我要感謝神,還是我自己呢?應該都要吧。多虧全副軍裝,我才能百戰不殆;多虧我的毅力,我才能成為今天的我。
聖誕燈,依舊閃爍著。我的內心,卻有了不同的體悟……
小時候,我就很喜歡被圍在掛滿聖誕燈的樹下玩耍,那裡總存在著一個溫暖,心中有某股激流在震盪。晚上,氣溫降低,五彩繽紛的燈光灑在社區,似乎也看到天使的降臨。
以前我去教會時,那裡每到聖誕節也會佈置成耶穌誕生時的場景,還會有戲劇演出。國小六年級時,在那天舉辦才藝表演,我很瘋狂的把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呈現給大眾。那時的悲愴,在神的祝福下,象徵著「悲傷痛苦會離去」、「耶穌已為你洗淨罪惡」。
漸漸的,當我思想成熟後,我開始懷疑何謂「神」,以及「救贖」。那時人生陷入極大的黑暗中。微薄的聖經無法拯救我的痛苦,神道,對我來講,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如果真有「救贖」,我不可能這樣痛苦,慘兮兮的待在那種環境。我怨、我恨、世界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東西,毀了也罷!
國三那年,因為課業壓力,不得不暫時離開教會。
我得到解脫嗎?
不,並沒有,黑暗變本加厲向我襲來,一波接一波,無法抵抗。它頑固的削弱我的精神,拔除我的精力,剃光我萌芽的意志。唯有祈求「超越當代」我才能得到救贖。我要靠我自己,與世界發動革命。
革命一次就成功,該說幸還不幸?老地方,老面孔,這裡還是這裡,不過總算能安心了。新組合,新空間,還有新的體會。
現在,待在有點寒意的聖誕樹下,我又看到許多天使了。那些差點擊垮我的黑暗,在我發動革命後完全消失。我要感謝神,還是我自己呢?應該都要吧。多虧全副軍裝,我才能百戰不殆;多虧我的毅力,我才能成為今天的我。
聖誕燈,依舊閃爍著。我的內心,卻有了不同的體悟……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救濟
就這十八年的歷史來看,我的人生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國小五年級以前的真實階段:十一歲以來,我保有永遠的真理,活在天堂的定律中。我認為世界是美好的,每天都是金光閃閃,陽光充滿我的生命。我為朋友而活、為自己而活、也為某個信念而活。
二、國小六年級到高中一年級:這幾年,我體會到世界不為人知的黑暗,所謂完全的絕望,在牢獄中,沒有人能救贖自己,我向神禱告、向遊戲求救、向這個世界下了最大戰帖。堅信一個理念:這世上的一切,全是由虛偽所構成。
三、高一到現在,善惡兼具的雙面人格:我看清了這個社會,以全新的生命活躍著―我恨邪惡勢力,我喜愛善良與溫柔;我斥責暴力,我願以逼近神的力量與黑暗對抗,相反的,我要以天使的旋律為平民百姓作我最大的努力。
以上是前言,重點是,今天,一個又讓我情緒掀起波瀾的事情發生了。
這是暨國二時遇見打越鋼太郎的Ever17後,我再度啞口無言,始終無法平靜的事。又一次無能為力,坐在此岸,看著彼岸的事情發生;想貢獻心力,卻束手無策……這次,不是發生在遊戲世界,而是真實世界。
戀愛?想太多。金錢?不是問題。這是秘密,深沉的秘密,沉重的打擊,無法相信近在咫尺的、赤裸裸的真實。
沒想到,社會上,真的發生難以置信的真實,還一連串接踵而來,我差點招架不住。
我的「善」面,從封沉已久的心靈中,再次奔放,瘋狂奔流在血液中,如同馬采巴的馬不受控制,不斷的沸騰著。我的「惡」面,痛斥世界的不公平,批判造物者的偏心。我寧可犧牲我一半的生命去換取時間,我想讓世界變好,變成如孔、孟所說的理想世界。人民互相愛護,大同世界,我不希望看到黑暗再度降臨。因為,我知道黑暗的力量有多可怕,只要經歷過一次,你絕對會防止那樣的事情再度發生。
這次的真實,讓我更堅定我的志向―化工、心理、生物技術。我希望能將三者結合,用來救濟世上最痛苦的人民,憐憫最需要幫助的人,甚至從我的親朋好友到巴西貧民窟。我不被疼愛沒關係,但我將把我的愛貢獻出去,全身的愛,徹底的愛,永遠的愛。
祈求新的世界降臨,迎向終點。
一、國小五年級以前的真實階段:十一歲以來,我保有永遠的真理,活在天堂的定律中。我認為世界是美好的,每天都是金光閃閃,陽光充滿我的生命。我為朋友而活、為自己而活、也為某個信念而活。
二、國小六年級到高中一年級:這幾年,我體會到世界不為人知的黑暗,所謂完全的絕望,在牢獄中,沒有人能救贖自己,我向神禱告、向遊戲求救、向這個世界下了最大戰帖。堅信一個理念:這世上的一切,全是由虛偽所構成。
三、高一到現在,善惡兼具的雙面人格:我看清了這個社會,以全新的生命活躍著―我恨邪惡勢力,我喜愛善良與溫柔;我斥責暴力,我願以逼近神的力量與黑暗對抗,相反的,我要以天使的旋律為平民百姓作我最大的努力。
以上是前言,重點是,今天,一個又讓我情緒掀起波瀾的事情發生了。
這是暨國二時遇見打越鋼太郎的Ever17後,我再度啞口無言,始終無法平靜的事。又一次無能為力,坐在此岸,看著彼岸的事情發生;想貢獻心力,卻束手無策……這次,不是發生在遊戲世界,而是真實世界。
戀愛?想太多。金錢?不是問題。這是秘密,深沉的秘密,沉重的打擊,無法相信近在咫尺的、赤裸裸的真實。
沒想到,社會上,真的發生難以置信的真實,還一連串接踵而來,我差點招架不住。
我的「善」面,從封沉已久的心靈中,再次奔放,瘋狂奔流在血液中,如同馬采巴的馬不受控制,不斷的沸騰著。我的「惡」面,痛斥世界的不公平,批判造物者的偏心。我寧可犧牲我一半的生命去換取時間,我想讓世界變好,變成如孔、孟所說的理想世界。人民互相愛護,大同世界,我不希望看到黑暗再度降臨。因為,我知道黑暗的力量有多可怕,只要經歷過一次,你絕對會防止那樣的事情再度發生。
這次的真實,讓我更堅定我的志向―化工、心理、生物技術。我希望能將三者結合,用來救濟世上最痛苦的人民,憐憫最需要幫助的人,甚至從我的親朋好友到巴西貧民窟。我不被疼愛沒關係,但我將把我的愛貢獻出去,全身的愛,徹底的愛,永遠的愛。
祈求新的世界降臨,迎向終點。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阿保剛
姓名:阿保剛(Abo Takeshi あぼ たけし)
筆名:VAL
出生年/月/日:????/??/??
職業:音樂家,遊戲音樂編寫、特效製作
出生地:??
現在居所:??
血型:?
代表作:為遊戲作音樂,待過star craft、KID,現在是5gk的音樂與特效製作
網址:http://park14.wakwak.com/~valsound
一切都是配合著Ever17的到來,誰叫他是KID公司的。開頭曲「Karma」整個feeling就是不一樣。在這之前都是玩台灣的遊戲,宇峻奧汀最多吧~那時還是幻想三國誌一代,就覺得音樂編寫有好有壞,而且有些通了也沒什麼太大的震撼(本身就不怎麼喜歡中國樂器@@,當聽到不同國家的人編的曲子,當然會有點新奇。也靠著劇情的安排,阿保剛的音樂被發揮到極致,悲劇時放Karma、淡淡的情感產生時放Heilmittel、憤怒時放Drittes Auge、懷念以前(特別是母親)時放Der Mond Des Meer等等,都是很能帶動玩家情感的組合,如果單獨買Sound Collection來聽也有8.5/10的水準,之後不管是KID的哪款遊戲,音樂編寫都是阿保剛,也就掉入了他的曲風當中。
或許是比較喜歡節奏、拍子明確的音樂,我不知道買了多少張阿保剛的CD(被他A走多少鈔票???沒關係,我願意付錢^^),之後也很少聽別的曲子。除非是真的很好聽(像DC的BGM、工畫堂請的作曲家)我才會去買,因為現在很多作曲家為了能突顯場景氣氛,常把音樂作成重金屬、或是重音樂(我不太知道那叫什麼),太過激了!沒必要這樣吧……曲子還是要保有他的音樂性,才更有「商機」(賣BGM,其實是引人入勝啦~)。
無論如何,阿保剛一直在我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也會一直買他的CD直到永遠!
筆名:VAL
出生年/月/日:????/??/??
職業:音樂家,遊戲音樂編寫、特效製作
出生地:??
現在居所:??
血型:?
代表作:為遊戲作音樂,待過star craft、KID,現在是5gk的音樂與特效製作
網址:http://park14.wakwak.com/~valsound
一切都是配合著Ever17的到來,誰叫他是KID公司的。開頭曲「Karma」整個feeling就是不一樣。在這之前都是玩台灣的遊戲,宇峻奧汀最多吧~那時還是幻想三國誌一代,就覺得音樂編寫有好有壞,而且有些通了也沒什麼太大的震撼(本身就不怎麼喜歡中國樂器@@,當聽到不同國家的人編的曲子,當然會有點新奇。也靠著劇情的安排,阿保剛的音樂被發揮到極致,悲劇時放Karma、淡淡的情感產生時放Heilmittel、憤怒時放Drittes Auge、懷念以前(特別是母親)時放Der Mond Des Meer等等,都是很能帶動玩家情感的組合,如果單獨買Sound Collection來聽也有8.5/10的水準,之後不管是KID的哪款遊戲,音樂編寫都是阿保剛,也就掉入了他的曲風當中。
或許是比較喜歡節奏、拍子明確的音樂,我不知道買了多少張阿保剛的CD(被他A走多少鈔票???沒關係,我願意付錢^^),之後也很少聽別的曲子。除非是真的很好聽(像DC的BGM、工畫堂請的作曲家)我才會去買,因為現在很多作曲家為了能突顯場景氣氛,常把音樂作成重金屬、或是重音樂(我不太知道那叫什麼),太過激了!沒必要這樣吧……曲子還是要保有他的音樂性,才更有「商機」(賣BGM,其實是引人入勝啦~)。
無論如何,阿保剛一直在我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也會一直買他的CD直到永遠!
Q'tron
劇本創作團隊:Scenario writers Q'tron
簡稱:Q'tron
創作作品:
☆主な制作参加作品(敬称略)
■ゲームシナリオ
・2006年
『かまいたちの夜×3 三日月島事件の真相』(チュンソフト )
『魔法先生ネギま! FUNDISK 麻帆良祭』(講談社 )
・2005年
『My Merry May with be』(キッド)
・2004年
『三年B組金八先生 伝説の教壇に立て!』(チュンソフト)
『Monochrome』(キッド)
『シンフォニック=レイン』(工画堂スタジオ )
『Yin-Yang!X Change Alternative』(Crowd)
・2003年
『My Merry Maybe』(キッド )
・2002年
『My Merry May』
『erde -ネズの樹の下で-』(以上(株)キッド)
■ドラマCD
『魔法先生ネギま! 特別授業 ~お祭り騒ぎに愛に恋!』
『魔法先生ネギま! 特別授業Ⅱ~踊る!? 大麻帆良祭』
(以上アニメイト)
『魔法先生ネギま! ドラマCD Vol.1~3』
『ぱにぽにだっしゅ! ボーカルベストアルバム 歌のザ・ベストテン』
(以上キングレコード)
■雑誌連載
『World’s End』(マジキュー 連載終了)
(原作・作画 天広直人)
■小説
『アンソロジー 放課後の方程式 』(チュンソフト)
『隻腕のギタリスト』(未発表・第一回チュンソフト小説大賞 奨励賞)
『My Merry Maybe connected with 43 years ago...』(ジャイブ)
『メモリーズオフ‐それから‐陵いのり編』(ジャイブ)
■トレーディングカードゲーム
『妖精伝承』
『夜界月承』(共に(株)エンターブレイン)
■イラストレーション&コミック(原作&作画)
『サクラ餅と花ツバキ』
『本気球』(共に(株)エンターブレイン)
■その他
三鷹市マスコットキャラクター『Poki』ロゴデザイン
(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宮崎駿)
網址:http://wing.zero.ad.jp/~zaw07668
第一次被Q'tron感動到的作品是交響樂之雨,當初在光譜的購物網上看到如此詩情畫意的遊戲,還以為是打越鋼太郎(因為聽說他跑了,風格又很像他的,嗚咕~猜錯了 + +),總之,編劇是以「悲劇」為主。
玩過交響樂之雨的一定知道,那好結局像壞結局一樣悲哀,壞結局會憂鬱到想自殺,連全破這款遊戲後,心中的與永遠都不會停這就是Q'tron,催淚功力和打越鋼太郎一樣高。打越還會在最後來個大圓滿好結局,Q'tron可是一定要死一個主角才甘心。
之後又傳說他們編過MO1的美奈裳篇和MO2的希望篇,就去重完。果然!感覺一模一樣,美奈裳得絕症(血癌),主角想用他的骨髓來治療,但失敗了(機率太小了,只有百萬分之一,而且美奈裳的近親―檜月彩花早因車禍死亡了,所以即使是好結局,也只能等死)。MO2裡,如果希的好感度大於望的好感度,望就會被火車輾死;反之,望的好感度大於希的好感度,希就會被火車輾死;如果兩個好感度一樣,主角就會被火車輾死,世界將以一個主角意識空想的「希望」來發生……
真慘啊,這或許也是Q'tron的魅力吧,我也很喜歡這種劇本,現在雖然心中每天下雨,我還是覺得很舒服。
簡稱:Q'tron
創作作品:
☆主な制作参加作品(敬称略)
■ゲームシナリオ
・2006年
『かまいたちの夜×3 三日月島事件の真相』(チュンソフト )
『魔法先生ネギま! FUNDISK 麻帆良祭』(講談社 )
・2005年
『My Merry May with be』(キッド)
・2004年
『三年B組金八先生 伝説の教壇に立て!』(チュンソフト)
『Monochrome』(キッド)
『シンフォニック=レイン』(工画堂スタジオ )
『Yin-Yang!X Change Alternative』(Crowd)
・2003年
『My Merry Maybe』(キッド )
・2002年
『My Merry May』
『erde -ネズの樹の下で-』(以上(株)キッド)
■ドラマCD
『魔法先生ネギま! 特別授業 ~お祭り騒ぎに愛に恋!』
『魔法先生ネギま! 特別授業Ⅱ~踊る!? 大麻帆良祭』
(以上アニメイト)
『魔法先生ネギま! ドラマCD Vol.1~3』
『ぱにぽにだっしゅ! ボーカルベストアルバム 歌のザ・ベストテン』
(以上キングレコード)
■雑誌連載
『World’s End』(マジキュー 連載終了)
(原作・作画 天広直人)
■小説
『アンソロジー 放課後の方程式 』(チュンソフト)
『隻腕のギタリスト』(未発表・第一回チュンソフト小説大賞 奨励賞)
『My Merry Maybe connected with 43 years ago...』(ジャイブ)
『メモリーズオフ‐それから‐陵いのり編』(ジャイブ)
■トレーディングカードゲーム
『妖精伝承』
『夜界月承』(共に(株)エンターブレイン)
■イラストレーション&コミック(原作&作画)
『サクラ餅と花ツバキ』
『本気球』(共に(株)エンターブレイン)
■その他
三鷹市マスコットキャラクター『Poki』ロゴデザイン
(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宮崎駿)
網址:http://wing.zero.ad.jp/~zaw07668
第一次被Q'tron感動到的作品是交響樂之雨,當初在光譜的購物網上看到如此詩情畫意的遊戲,還以為是打越鋼太郎(因為聽說他跑了,風格又很像他的,嗚咕~猜錯了 + +),總之,編劇是以「悲劇」為主。
玩過交響樂之雨的一定知道,那好結局像壞結局一樣悲哀,壞結局會憂鬱到想自殺,連全破這款遊戲後,心中的與永遠都不會停這就是Q'tron,催淚功力和打越鋼太郎一樣高。打越還會在最後來個大圓滿好結局,Q'tron可是一定要死一個主角才甘心。
之後又傳說他們編過MO1的美奈裳篇和MO2的希望篇,就去重完。果然!感覺一模一樣,美奈裳得絕症(血癌),主角想用他的骨髓來治療,但失敗了(機率太小了,只有百萬分之一,而且美奈裳的近親―檜月彩花早因車禍死亡了,所以即使是好結局,也只能等死)。MO2裡,如果希的好感度大於望的好感度,望就會被火車輾死;反之,望的好感度大於希的好感度,希就會被火車輾死;如果兩個好感度一樣,主角就會被火車輾死,世界將以一個主角意識空想的「希望」來發生……
真慘啊,這或許也是Q'tron的魅力吧,我也很喜歡這種劇本,現在雖然心中每天下雨,我還是覺得很舒服。
中澤工
姓名:中澤工(Nakazawa Takumi ナカザワ タクミ)
筆名:同前
出生年/月/日:1976/11/19
職業:劇本編寫、遊戲製作人、企劃、原案、監督
出生地:新瀉縣長岡市
現在居所:東京都澀谷區
血型:AB
代表作:KISSより・・・ ~Seaside Serenade~、すべてがFになる -THE PERFECT INSIDER-、Memories Off 2nd、Close to、Never7、Ever17、Remember11、I/O(Input Output)、Myself; Yourself
網址:http://ds-net.info
真正要說我注意到中澤工,其實是2007/6/24去玩重破不知道幾次的MO2(之前只愛打越,忘記還有他的存在 = =)。這一次重破,是因為聽說南燕是中澤創造的,有「獨特性格」(2004年玩這款遊戲時還沒有像現在得CURE症候群,只知道南燕篇的bad ending很慘),就再重破,沒想到我因此被「風」所吸引,突然很喜歡有這種怪異風格的人。之後就很賣力的尋找有關他的資料,包括他的部落格與個人網頁。出乎我意料,他和打越鋼太郎似乎有好幾腿(傳說完成R11後他們吵架,就分開了,根本鬼扯!),甚至是「一體」,中澤稱打越「是同志又是戰友、是對手也是朋友和酒友、是師父又是徒弟、是同事、是晚輩又是前輩、覺得意氣相投、連無聊話題都能一起討論的同伴和恩人」,打越稱中澤「是每個月都要在一起喝酒的朋友,才能卓越的(遊戲)導演,在這方面,是值得尊敬的,也是很重要的朋友,希望還能再一次、兩次,不,應該說是一起工作」,看來他們鶼鰈情深(?)!
中澤工的思想很與眾不同,如果玩過南燕篇的玩家應該都知道,平凡的事情都能講的天花亂墜(大道理!)。平常似乎沒人會去注意,但卻是「存在」的,中澤就是能去注意到這些「存在」而有它的獨特性。再來看看infinity系列,這算是兩位死黨為KID衝到美少女遊戲大廠的系列作。Infinity就是無限,設計舞台、風格也是在「無限」中發揮,我們要把遊戲玩完,才能看到真相,而這個真相在每個玩家心中可能一樣,可能不一樣,這句話中澤也說過(人家是這系列的監督嘛^^)。還有,infinity系列都是在面對死亡時發生的事件,也增添了遊戲耐玩度,也就是結合懸疑、戀愛、又要在複雜的道路找出真正的出口,世界上找不到下一款這種類型的風格了。
可能老早就被這個怪叔叔給洗腦了,才會變成現在這樣(被中澤電波傷到CURE症候群末期……),又可能天生就存有怪異基因,因此,在十七年的歲月裡,最喜歡的氣質就是中澤工。不光是氣質,甚至是思想上,我都很佩服他。
讓我們一起到月亮飲酒吧^^
筆名:同前
出生年/月/日:1976/11/19
職業:劇本編寫、遊戲製作人、企劃、原案、監督
出生地:新瀉縣長岡市
現在居所:東京都澀谷區
血型:AB
代表作:KISSより・・・ ~Seaside Serenade~、すべてがFになる -THE PERFECT INSIDER-、Memories Off 2nd、Close to、Never7、Ever17、Remember11、I/O(Input Output)、Myself; Yourself
網址:http://ds-net.info
真正要說我注意到中澤工,其實是2007/6/24去玩重破不知道幾次的MO2(之前只愛打越,忘記還有他的存在 = =)。這一次重破,是因為聽說南燕是中澤創造的,有「獨特性格」(2004年玩這款遊戲時還沒有像現在得CURE症候群,只知道南燕篇的bad ending很慘),就再重破,沒想到我因此被「風」所吸引,突然很喜歡有這種怪異風格的人。之後就很賣力的尋找有關他的資料,包括他的部落格與個人網頁。出乎我意料,他和打越鋼太郎似乎有好幾腿(傳說完成R11後他們吵架,就分開了,根本鬼扯!),甚至是「一體」,中澤稱打越「是同志又是戰友、是對手也是朋友和酒友、是師父又是徒弟、是同事、是晚輩又是前輩、覺得意氣相投、連無聊話題都能一起討論的同伴和恩人」,打越稱中澤「是每個月都要在一起喝酒的朋友,才能卓越的(遊戲)導演,在這方面,是值得尊敬的,也是很重要的朋友,希望還能再一次、兩次,不,應該說是一起工作」,看來他們鶼鰈情深(?)!
中澤工的思想很與眾不同,如果玩過南燕篇的玩家應該都知道,平凡的事情都能講的天花亂墜(大道理!)。平常似乎沒人會去注意,但卻是「存在」的,中澤就是能去注意到這些「存在」而有它的獨特性。再來看看infinity系列,這算是兩位死黨為KID衝到美少女遊戲大廠的系列作。Infinity就是無限,設計舞台、風格也是在「無限」中發揮,我們要把遊戲玩完,才能看到真相,而這個真相在每個玩家心中可能一樣,可能不一樣,這句話中澤也說過(人家是這系列的監督嘛^^)。還有,infinity系列都是在面對死亡時發生的事件,也增添了遊戲耐玩度,也就是結合懸疑、戀愛、又要在複雜的道路找出真正的出口,世界上找不到下一款這種類型的風格了。
可能老早就被這個怪叔叔給洗腦了,才會變成現在這樣(被中澤電波傷到CURE症候群末期……),又可能天生就存有怪異基因,因此,在十七年的歲月裡,最喜歡的氣質就是中澤工。不光是氣質,甚至是思想上,我都很佩服他。
讓我們一起到月亮飲酒吧^^
泡沫
人與人的相遇,就像泡沫。
遇到一個人,不一定會對他產生共鳴,一定是因為有某些共同特質,或是「氣」的互補,才會有往來。而離別,也等同於一個句號,對「現實的距離」有阻隔作用。
雖然現今網路發達,不用再以寄信、電話來聯絡感情,就算人在天涯海角,都能利用視訊來互相關照。
但是,始終脫離不了―死亡―沒錯。
只有時間和死亡是全人類公平的,世上唯一的絕對。像我們學生,看著老師進來上課,總是習以為常,我們不曾想過,哪天意外發生了,「沒有那個老師」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世界。在校園裡,同學們嬉笑怒罵,互相調侃,但是,哪天因為司機、或駕駛一個閃失,還是走在路上被酒醉的撞飛,一條生命就沒了。這種「生」與「死」只是一瞬間的事。那時,就算是網路,也無法超越時光。
當你與某個人產生情誼時,就像在海裡吹起一個泡泡,泡泡與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就是你們的時間。當泡泡到達頂端時,隨即脹破,雙方的關係也就消失了。互相化為空氣中細小的分子,朝雲之彼端邁進。
一個人,能儲存多少泡沫呢?容量絕對不是無限,只能珍惜現有的,以及緩慢增加。因此,將每顆泡泡視為寶藏,它們將永垂不朽,使你萬世留芳。
遇到一個人,不一定會對他產生共鳴,一定是因為有某些共同特質,或是「氣」的互補,才會有往來。而離別,也等同於一個句號,對「現實的距離」有阻隔作用。
雖然現今網路發達,不用再以寄信、電話來聯絡感情,就算人在天涯海角,都能利用視訊來互相關照。
但是,始終脫離不了―死亡―沒錯。
只有時間和死亡是全人類公平的,世上唯一的絕對。像我們學生,看著老師進來上課,總是習以為常,我們不曾想過,哪天意外發生了,「沒有那個老師」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世界。在校園裡,同學們嬉笑怒罵,互相調侃,但是,哪天因為司機、或駕駛一個閃失,還是走在路上被酒醉的撞飛,一條生命就沒了。這種「生」與「死」只是一瞬間的事。那時,就算是網路,也無法超越時光。
當你與某個人產生情誼時,就像在海裡吹起一個泡泡,泡泡與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就是你們的時間。當泡泡到達頂端時,隨即脹破,雙方的關係也就消失了。互相化為空氣中細小的分子,朝雲之彼端邁進。
一個人,能儲存多少泡沫呢?容量絕對不是無限,只能珍惜現有的,以及緩慢增加。因此,將每顆泡泡視為寶藏,它們將永垂不朽,使你萬世留芳。
動漫中的異類
現在喜歡動漫的主要分兩派―「機器人派」與「賣萌派」。
機器人派以鋼彈為主,討論各類機甲,以及變換組合,充滿男人熱血(也有女人很熱衷)賣萌派是比較傾向「變態」,喜歡蘿莉,色色的東西,叫「哥哥」的妹妹,超脫道德規範,簡單來說,就是「亂倫」,「不倫」。也有中間派,「機甲蘿莉」就是其中之一,用蘿莉操作機器人打仗,想必是遊戲廠商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
我呢?我算是脫離這些主流的「打越派」,「中澤派」,以劇情為導向,除了畫風以外,特別注重劇情發展,劇本一定要結合「懸疑科幻」,或是音樂特別突出,我才會買。
很多人,尤其是損友們,都說我是「賣萌派」的極端,拚命說我不是,罵我是變態。呵呵~~其實我是很重質的,不光以外貌來評斷,而是以內在做為皈依。
但沒差,讓他們去損吧,這才是損友嘛!因為像我這種「異類」太少啦!!!
機器人派以鋼彈為主,討論各類機甲,以及變換組合,充滿男人熱血(也有女人很熱衷)賣萌派是比較傾向「變態」,喜歡蘿莉,色色的東西,叫「哥哥」的妹妹,超脫道德規範,簡單來說,就是「亂倫」,「不倫」。也有中間派,「機甲蘿莉」就是其中之一,用蘿莉操作機器人打仗,想必是遊戲廠商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
我呢?我算是脫離這些主流的「打越派」,「中澤派」,以劇情為導向,除了畫風以外,特別注重劇情發展,劇本一定要結合「懸疑科幻」,或是音樂特別突出,我才會買。
很多人,尤其是損友們,都說我是「賣萌派」的極端,拚命說我不是,罵我是變態。呵呵~~其實我是很重質的,不光以外貌來評斷,而是以內在做為皈依。
但沒差,讓他們去損吧,這才是損友嘛!因為像我這種「異類」太少啦!!!
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旋律元素
貝多芬說:「暴風雨有三章,在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裡。」
那我呢,恐怕是「infinity」。
很多人會彈鋼琴,我也不例外;要把鋼琴彈好,很多人知道;要把李斯特搬出來,那就很少人了;要有蕭邦的氣息,只能靠天賦。
我不知道聽過我的旋律在人們心中是什麼感覺,有人說:「憂鬱。」有人說:「超技。」有人選擇沉默……
老師直接在評分欄打100。對此,我迷惘……
到底哪裡好?我聽不出來。只是我知道,你買的唱片、或是聽別人詮釋,我絕不是照他們的方法。如果你仔細聽,許多人在彈奏時都會遵照「某個學派」來演奏,音樂中缺少「什麼」,缺少「某個元素」。可能是我能帶出「那個元素」,才被認定是「好」吧……
至於「那個元素」是什麼,我沒問過人,老師也沒說,大概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吧,或是難以啟齒。既然我能意識到我帶出來了,我想老師也不必解釋。
只是,當我看到其他人在演奏時,我都跑的遠遠的,假裝我是音癡。因為,我一直認為我彈得很差,除了拿來自娛,不適合公開演奏。別人再怎麼有自信,我都不為所動,讓他繼續彈奏。
裝死?你說,「會超技練習曲的竟然裝音癡,衝上去和他軋技巧,讓他知道你的厲害。」抱歉,我不是這樣的人,就像我的部落格一樣,「看得懂」的人非常少,會來留言的,不是損友,就是有特殊feeling。我也說不出我的文章哪裡好,但就是有人會有悸動。
還是保持沉默吧,音樂課已經沒了,也沒必要討論了。高中生涯,只演奏過四次,兩次娛樂大眾,一次考試用,一次才藝表演,能散發「感動」的季節也隨著升學壓力沉淪於馬里亞納海溝。
聽過的,就當作回憶;沒聽過的,想聽的,就看風往哪邊吹,那裡,就是我的旋律。
那我呢,恐怕是「infinity」。
很多人會彈鋼琴,我也不例外;要把鋼琴彈好,很多人知道;要把李斯特搬出來,那就很少人了;要有蕭邦的氣息,只能靠天賦。
我不知道聽過我的旋律在人們心中是什麼感覺,有人說:「憂鬱。」有人說:「超技。」有人選擇沉默……
老師直接在評分欄打100。對此,我迷惘……
到底哪裡好?我聽不出來。只是我知道,你買的唱片、或是聽別人詮釋,我絕不是照他們的方法。如果你仔細聽,許多人在彈奏時都會遵照「某個學派」來演奏,音樂中缺少「什麼」,缺少「某個元素」。可能是我能帶出「那個元素」,才被認定是「好」吧……
至於「那個元素」是什麼,我沒問過人,老師也沒說,大概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吧,或是難以啟齒。既然我能意識到我帶出來了,我想老師也不必解釋。
只是,當我看到其他人在演奏時,我都跑的遠遠的,假裝我是音癡。因為,我一直認為我彈得很差,除了拿來自娛,不適合公開演奏。別人再怎麼有自信,我都不為所動,讓他繼續彈奏。
裝死?你說,「會超技練習曲的竟然裝音癡,衝上去和他軋技巧,讓他知道你的厲害。」抱歉,我不是這樣的人,就像我的部落格一樣,「看得懂」的人非常少,會來留言的,不是損友,就是有特殊feeling。我也說不出我的文章哪裡好,但就是有人會有悸動。
還是保持沉默吧,音樂課已經沒了,也沒必要討論了。高中生涯,只演奏過四次,兩次娛樂大眾,一次考試用,一次才藝表演,能散發「感動」的季節也隨著升學壓力沉淪於馬里亞納海溝。
聽過的,就當作回憶;沒聽過的,想聽的,就看風往哪邊吹,那裡,就是我的旋律。
第N次用律子
今年作文中、網誌中,大量使用「岡崎律子」。
是什麼原因,我也不清楚,只要是抒情文,或有關回憶的文章,一定是把他抓來當主角。
有時想想,自己好像會寫到麻痺,不知道該掰什麼,畢竟已經掰很久了,怕靈感斷絕。可是,非常神奇,每次都能掰得井井有條。
不諱言,岡崎律子在我心中,僅次於「情人」的地位(雖然自己還是單身==),超越友誼的存在,也超越阿保剛的存在。正確來說,我喜歡阿保剛,他「存在」於日本;我喜歡岡崎律子,他已經化作細小的分子,「存在」於我的細胞與靈魂中。雖然在作曲家裡最喜歡阿保剛,但我也只有一、二次寫有關他的事蹟。
其實我認識阿保剛的年資比剛崎律子還久,如果說這就是律子魔法,我想我已經中毒了。
可惜的是,他也讓這個魔法帶來了永無止盡的雨……他也只存在於回憶中、旋律中,而他的本體,已經回歸大地了。
有空去日本參拜一下,順便在戀之丘上寫著我的名子與岡崎律子,然後鎖在一起,呵呵呵~~就沒人能搶走啦!
一年前,也改編了他的兩首曲子成為鋼琴曲―「心之雨」和「即使淚流滿面」,這就是我的狂熱!
是什麼原因,我也不清楚,只要是抒情文,或有關回憶的文章,一定是把他抓來當主角。
有時想想,自己好像會寫到麻痺,不知道該掰什麼,畢竟已經掰很久了,怕靈感斷絕。可是,非常神奇,每次都能掰得井井有條。
不諱言,岡崎律子在我心中,僅次於「情人」的地位(雖然自己還是單身==),超越友誼的存在,也超越阿保剛的存在。正確來說,我喜歡阿保剛,他「存在」於日本;我喜歡岡崎律子,他已經化作細小的分子,「存在」於我的細胞與靈魂中。雖然在作曲家裡最喜歡阿保剛,但我也只有一、二次寫有關他的事蹟。
其實我認識阿保剛的年資比剛崎律子還久,如果說這就是律子魔法,我想我已經中毒了。
可惜的是,他也讓這個魔法帶來了永無止盡的雨……他也只存在於回憶中、旋律中,而他的本體,已經回歸大地了。
有空去日本參拜一下,順便在戀之丘上寫著我的名子與岡崎律子,然後鎖在一起,呵呵呵~~就沒人能搶走啦!
一年前,也改編了他的兩首曲子成為鋼琴曲―「心之雨」和「即使淚流滿面」,這就是我的狂熱!
御宅申冤
據日本定義:喜歡動畫、漫畫、遊戲或是其周邊商品,並會常常出席聲優簽名會,也就是沉迷於2D世界者,稱為御宅族(Otaku)。
到了台灣,這個定義完全被扭曲了。窩在家叫宅,只看過一部動漫也是宅,玩網路遊戲也宅,開部落格更宅……我實在不懂,究竟是媒體在不懂其意義下所散播的錯誤觀念,還是大家對動漫有種排斥,導致本義扭曲。
動漫喜好本身是次文化,這點並沒有錯,日本人喜歡發明,創造了「御宅族」來描述這個現象,也沒有錯。但是,現在社會對御宅族卻抱持異樣眼光。認為這是很差勁的,不被接受,甚至有消滅御宅族之說法。
適當欣賞動漫,有助於放鬆身心,活化創造力,超脫現實羈絆,化不可能為可能,滿足人類幻想。如果御宅族是錯的,那喜歡電影也是錯的?電影不也是聲光效果做出來的,好萊塢的特效尤其龐大,這不也是虛幻的,只是假人換成真人而已。追求偶像也是普遍現象,大家看到偶像出場,尖叫、吶喊等等,就像御宅族買到心愛的動畫會有興奮感,難道也要消滅?
或許是因為「H」才讓動漫被污名化。日本有個叫H-game、H動漫,是專門給滿十八歲的人買的,內容涉及大量色情、暴力、犯罪,在許多負面報導裡,犯罪者的家中常會找到類似的東西,這可能也是動漫被污名化的結果。
但是,我們得先認清,人,原本就是動物,是有獸性的,經過教化,端正人品,才成為社會人。而不能克制自己者也所在多有,這些人就會導致犯罪。或許H商品是誘因,但是不能全部怪罪H商品,完全否定,使之非法。就拿台灣來說,A片的管制非常嚴格,電視台該禁的都禁了,然而,你相信你走在路上不會被痴漢盯上?你相信你走的路安全嗎?答案非常明顯,這並非全是H商品的錯,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沒有教導正確的性觀念。
所以,與其抱怨H不好,罵御宅族,不如正視最根本的問題,加強教育,才能國泰民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嚴刑峻法不可能解決問題,只會衍伸更多問題。
到了台灣,這個定義完全被扭曲了。窩在家叫宅,只看過一部動漫也是宅,玩網路遊戲也宅,開部落格更宅……我實在不懂,究竟是媒體在不懂其意義下所散播的錯誤觀念,還是大家對動漫有種排斥,導致本義扭曲。
動漫喜好本身是次文化,這點並沒有錯,日本人喜歡發明,創造了「御宅族」來描述這個現象,也沒有錯。但是,現在社會對御宅族卻抱持異樣眼光。認為這是很差勁的,不被接受,甚至有消滅御宅族之說法。
適當欣賞動漫,有助於放鬆身心,活化創造力,超脫現實羈絆,化不可能為可能,滿足人類幻想。如果御宅族是錯的,那喜歡電影也是錯的?電影不也是聲光效果做出來的,好萊塢的特效尤其龐大,這不也是虛幻的,只是假人換成真人而已。追求偶像也是普遍現象,大家看到偶像出場,尖叫、吶喊等等,就像御宅族買到心愛的動畫會有興奮感,難道也要消滅?
或許是因為「H」才讓動漫被污名化。日本有個叫H-game、H動漫,是專門給滿十八歲的人買的,內容涉及大量色情、暴力、犯罪,在許多負面報導裡,犯罪者的家中常會找到類似的東西,這可能也是動漫被污名化的結果。
但是,我們得先認清,人,原本就是動物,是有獸性的,經過教化,端正人品,才成為社會人。而不能克制自己者也所在多有,這些人就會導致犯罪。或許H商品是誘因,但是不能全部怪罪H商品,完全否定,使之非法。就拿台灣來說,A片的管制非常嚴格,電視台該禁的都禁了,然而,你相信你走在路上不會被痴漢盯上?你相信你走的路安全嗎?答案非常明顯,這並非全是H商品的錯,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沒有教導正確的性觀念。
所以,與其抱怨H不好,罵御宅族,不如正視最根本的問題,加強教育,才能國泰民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嚴刑峻法不可能解決問題,只會衍伸更多問題。
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
文學之死
文學之死?是的,我是這麼認為。
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讀古文、詩詞是為了什麼?」九成的人會回答:「考試會考。」而考完後,就把它丟了。那少數的一成「異類」是真正能欣賞文學之美,體會作者的真意,進而修身養性。
這真的很不容易,也很難得。不管是古文、現代散文,好的作家有他的智慧穿梭於詞彙間,懂得欣賞,能看到「真實」,這才是讀文章的價值。而現在,考試領導教學的制度下,「數理資優班」似乎佔了絕大優勢,「氣質出眾」永遠比不上「理性要命」了。難道用一堆符號就能要人由惡轉善?數學、物理、化學並不能敎人「向善」,而文學可以;文學不能敎人會三角函數,但數學可以。就像人一樣,各司其職,各有專長。
因此,我並不是要說理科不好,而是看到現在人們讀文章、寫作文都抱持著一種「為了考試」而去做,算數學、物理等都向前猛衝的一種現象的感慨。也難怪國文程度會每況愈下。看到網路全是注音文,有時真搞不懂那些寫出注音文的人到底是怎麼看待我們的文字(有些我也看不懂 = =),難道在大學寫報告也用注音文?教授會把你開除吧!
也難怪台灣遊戲品質不怎麼好,編劇的功力也有下滑的趨勢。或許要有一個能夠媲美打越鋼太郎的台灣人來帶領整個遊戲產業,創造新奇蹟。(只是看到現在書店裡的言情小說充斥就覺得沒希望了,千律一篇你愛我、我愛你、他又愛什麼學長,沒深度,又單調,真希望打越是台灣人……)
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讀古文、詩詞是為了什麼?」九成的人會回答:「考試會考。」而考完後,就把它丟了。那少數的一成「異類」是真正能欣賞文學之美,體會作者的真意,進而修身養性。
這真的很不容易,也很難得。不管是古文、現代散文,好的作家有他的智慧穿梭於詞彙間,懂得欣賞,能看到「真實」,這才是讀文章的價值。而現在,考試領導教學的制度下,「數理資優班」似乎佔了絕大優勢,「氣質出眾」永遠比不上「理性要命」了。難道用一堆符號就能要人由惡轉善?數學、物理、化學並不能敎人「向善」,而文學可以;文學不能敎人會三角函數,但數學可以。就像人一樣,各司其職,各有專長。
因此,我並不是要說理科不好,而是看到現在人們讀文章、寫作文都抱持著一種「為了考試」而去做,算數學、物理等都向前猛衝的一種現象的感慨。也難怪國文程度會每況愈下。看到網路全是注音文,有時真搞不懂那些寫出注音文的人到底是怎麼看待我們的文字(有些我也看不懂 = =),難道在大學寫報告也用注音文?教授會把你開除吧!
也難怪台灣遊戲品質不怎麼好,編劇的功力也有下滑的趨勢。或許要有一個能夠媲美打越鋼太郎的台灣人來帶領整個遊戲產業,創造新奇蹟。(只是看到現在書店裡的言情小說充斥就覺得沒希望了,千律一篇你愛我、我愛你、他又愛什麼學長,沒深度,又單調,真希望打越是台灣人……)
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讀書的境界
國中與高中的課程,有一段很大的差距。從基礎到專業,有個斷層。
仔細來說,高中唸的東西,大一幾乎會再唸一次,所以很多人在大一時超混。
先不管混不混,為什麼大學的東西拿來教高中?明明得再編個高中、大學銜接,竟然直接把大學的東西拿過來,而且一次要念十幾科,好像是要變全才,智商除非150以上,否則不可能全盤精通。
再說,我不是個能一直專心的人,一定會空想。這裡,大概不準你空想吧。一定要照出題者的心意來作答,否則沒分數。我們只是為了快,快速而直接告訴你真相,把它背起來,卻不知道真相打哪來。誰叫我們一天念那麼多,又艱深,給啟廢話,老師也嫌麻煩,A、B、C、D快速選選,否則沒時間念。
已經三十幾年了,教育方式完全停滯不前。無聊至極,根本不想上學,只是為了某種目的,而要拼死命唸書。教改也不知道改到哪了,我去你的中國化!自己不也中國來,你乾脆跳海算了!政治操控教育,什麼都是政治,這個社會,任何動作都脫離不了政治。教改也沒有方針,最後苦的都是我們!
我看讀那麼辛苦,都是為了等到以後作官,可以攀到高位,然後智商都可以向晉惠帝一樣了。
仔細來說,高中唸的東西,大一幾乎會再唸一次,所以很多人在大一時超混。
先不管混不混,為什麼大學的東西拿來教高中?明明得再編個高中、大學銜接,竟然直接把大學的東西拿過來,而且一次要念十幾科,好像是要變全才,智商除非150以上,否則不可能全盤精通。
再說,我不是個能一直專心的人,一定會空想。這裡,大概不準你空想吧。一定要照出題者的心意來作答,否則沒分數。我們只是為了快,快速而直接告訴你真相,把它背起來,卻不知道真相打哪來。誰叫我們一天念那麼多,又艱深,給啟廢話,老師也嫌麻煩,A、B、C、D快速選選,否則沒時間念。
已經三十幾年了,教育方式完全停滯不前。無聊至極,根本不想上學,只是為了某種目的,而要拼死命唸書。教改也不知道改到哪了,我去你的中國化!自己不也中國來,你乾脆跳海算了!政治操控教育,什麼都是政治,這個社會,任何動作都脫離不了政治。教改也沒有方針,最後苦的都是我們!
我看讀那麼辛苦,都是為了等到以後作官,可以攀到高位,然後智商都可以向晉惠帝一樣了。
神秘琴音
某天吃飯時,又像往常在校園拍拍走。(我就是做不住==)
四樓,那個琴聲,吸引我注意。
偷偷探頭,一個女生,不認識,彈著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
基本上,能彈到這樣,是很厲害、優秀的,我也就躲在窗檯下,邊吃邊聽。
但是,聽久了,那個feeling就沒了。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照譜彈」。只看譜上標記的來彈奏,就如同overture調校過,只能表現出普上的東東,卻不能表現演奏者的心態。
譜上記號固然重要,但是演奏時會因演奏者的心情而有不同的變化,這才是最重要的。只是照著譜上彈,而沒有將自己融入音樂中,聽久就會乏味。這點很重要,可惜許多音樂老師在教學生時,只用前者方法。
當然,自由發揮有不是完全好的,像顧爾達彈的貝多芬,根本是垃圾,已經失去原作曲家的真意了,這就是太自我。所以,要如何在譜與個人間拿捏,需要好好研究。
有一次去聽,他談別首曲子(我猜是莫札特……),那手就彈得很好,有「譜我合一」的感覺。真正要改進的,還是貝多芬的曲子。
他應該是要參加比賽吧,才能借到音樂教室。其實很佩服他,相對於我,我根本是懶到出名,別聽我會超技,那也是隨便摸摸,每次都錯同樣的地方,就因為懶得研究,才會一錯再錯……
以後,建功的奇才名聲就放在他身上吧==
四樓,那個琴聲,吸引我注意。
偷偷探頭,一個女生,不認識,彈著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
基本上,能彈到這樣,是很厲害、優秀的,我也就躲在窗檯下,邊吃邊聽。
但是,聽久了,那個feeling就沒了。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照譜彈」。只看譜上標記的來彈奏,就如同overture調校過,只能表現出普上的東東,卻不能表現演奏者的心態。
譜上記號固然重要,但是演奏時會因演奏者的心情而有不同的變化,這才是最重要的。只是照著譜上彈,而沒有將自己融入音樂中,聽久就會乏味。這點很重要,可惜許多音樂老師在教學生時,只用前者方法。
當然,自由發揮有不是完全好的,像顧爾達彈的貝多芬,根本是垃圾,已經失去原作曲家的真意了,這就是太自我。所以,要如何在譜與個人間拿捏,需要好好研究。
有一次去聽,他談別首曲子(我猜是莫札特……),那手就彈得很好,有「譜我合一」的感覺。真正要改進的,還是貝多芬的曲子。
他應該是要參加比賽吧,才能借到音樂教室。其實很佩服他,相對於我,我根本是懶到出名,別聽我會超技,那也是隨便摸摸,每次都錯同樣的地方,就因為懶得研究,才會一錯再錯……
以後,建功的奇才名聲就放在他身上吧==
孔孟哭泣
兩千多年前,孔、孟思想就在春秋,戰國時代漸漸形成。
兩千多年後,我們還是重覆著相同的歷史,在無限輪迴中走著祖先的道路,並沒有開創新局。
那些高官,有幾個人品高節,有幾個沒有風波,有幾個沒有與黑道串通,有幾個沒有靠權力硬撐、秉公行事?
現在年輕人,不懂得尊師重道,還會弒父母,耍大牌;父母管教也出了許多毛病。小孩的人格為何會有扭曲,大多因為父母身教差,孩子有樣學樣。常看到父母闖紅燈,小孩仍坐在車上,這樣就會造成他們「闖紅燈是對的」的觀念。父母管教小孩,也常惡言相向,「再動我揍你」,因為懶得講道理,用打的最快,這不是為人父母該有的表象,小孩的暴力行為,會從此在心中萌芽,長大後,對於其他人也會以相同的手法對待。
所有的人,在國中小、高中都讀過孔孟思想,卻比歐洲國家的行為還無恥。明明讀過那些聖賢之書,行為卻如未教化的生物,野蠻、不講理。學這些聖賢經傳,不只是為了考試高分,而是要身體力行,才能讓社會達到「大同世界」。
可惜,在升學主義掛帥下,我們早就失去人應有的「善」,為「惡」也理所當然,心存僥倖。
病態的社會,正等著一個賢能君主來達成理想國度。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壯有所用,鰥、寡、孤、獨、廢者皆有所養。
兩千多年後,我們還是重覆著相同的歷史,在無限輪迴中走著祖先的道路,並沒有開創新局。
那些高官,有幾個人品高節,有幾個沒有風波,有幾個沒有與黑道串通,有幾個沒有靠權力硬撐、秉公行事?
現在年輕人,不懂得尊師重道,還會弒父母,耍大牌;父母管教也出了許多毛病。小孩的人格為何會有扭曲,大多因為父母身教差,孩子有樣學樣。常看到父母闖紅燈,小孩仍坐在車上,這樣就會造成他們「闖紅燈是對的」的觀念。父母管教小孩,也常惡言相向,「再動我揍你」,因為懶得講道理,用打的最快,這不是為人父母該有的表象,小孩的暴力行為,會從此在心中萌芽,長大後,對於其他人也會以相同的手法對待。
所有的人,在國中小、高中都讀過孔孟思想,卻比歐洲國家的行為還無恥。明明讀過那些聖賢之書,行為卻如未教化的生物,野蠻、不講理。學這些聖賢經傳,不只是為了考試高分,而是要身體力行,才能讓社會達到「大同世界」。
可惜,在升學主義掛帥下,我們早就失去人應有的「善」,為「惡」也理所當然,心存僥倖。
病態的社會,正等著一個賢能君主來達成理想國度。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壯有所用,鰥、寡、孤、獨、廢者皆有所養。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