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工廠
我們是產品
從早上七點三十開始
我們被迫塞入許多東西
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
雜亂無章
艱澀難懂
死板無聊
我從來不知道
學語言竟然是聽著「經理」們教著鑽研語文學家才要懂的文法
我竟然不知道
自己的語言也會不及格
我還是不懂
如果我是經理們所說的完美語言產品
我是否有能力與人交談
我很難了解
該動手做時
卻只呆在工廠中沒日沒夜的運算
如同紙上談兵
出外實習的機會都沒有
每一天都會有產品檢驗
要看看我們是否合乎標準
通過者就能出品
苟延殘喘地活在污穢的世界
未通過者
遭人歧視、貶低、回收
成為廢渣
被工廠排出
污染大地
我們其實是機器人
別人輸入什麼指令
我們就得做出正確的動作
我們的自我意識、感情是不該存在於工廠
因為工廠只需要完美的機器人
它們不希望有人會反抗
即使知道,外頭的機器人已經有人工智慧
瞎了眼的CEO可不會體恤我們
我不知道關了十二年的監獄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我不知道機器人當久了是否會被淘汰
只是無意識的執行著CEO、經理們的任務
麻痺的心靈
早已對世界放棄
吶喊的力量也已被吞噬
夠了
我決定
創造出virtual
溶解自己……
是好是壞
只是別人的眼光
機器人與機器人之間不會有情感交集
因此
不用擔心被以異眼光看待
6 則留言:
……紹貓哥。
我知道看到這篇,很多人會被嚇死。
這篇是因為公民老師給我們看一個較「鴻鴻」的劇場監製所寫的新詩。老
師介紹到一篇「出師表」,意思是「把老師敢出教室」。那時我心中有一
股激流在狂奔:「沒想到,我活了那麼久,就然是這樣子長大的。」因此
寫出這篇「工廠」,內容則是統合龍應台所寫的「機器人學校」(不太確
定......)。
回顧歷史,三十年來,台灣教育並沒有太大改變。一直以升學為導向,以
全才為教育基礎,而不是發展個人特色。什麼「基測」、「指考」比聯考
公平,都只是換湯不換藥,不考不能上大學。
自以為數理能力強,能超越芬蘭。想想看,芬蘭只是循序漸進,把整個概
念統合,再獨立思考,因此造就一流人才。我們則流於硬塞、速解、技
巧,除了在高中能以優異數學能力比過人家,大學後就落後了。
而且除了高中數學,我們什麼都輸,教育、政府、老人安養、品德、社會
治安、創造力等等。說穿了,我們只是沉醉在早慧、天才的甕裡享樂,永
遠學不到別人紮實的教育,以及務實的態度。
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寫出這樣的文章,讓人們知道「我們該改變了」。
因該說我們的教育無法走出自己的路吧...不管是抄襲或者
修改,並不是說拿來用就好,台灣的教育並不是本質不好,
而是用的方法跟中間的配套不好,另一點就是政治影響教
育,光這2點大概就能讓這一代垮台吧...
的確,拿來不一定好。像芬蘭是九年一貫,我們拿來也「貫」不起來......
不否認,這樣的訓練,也造就一批在科技界闖蕩的人才。只是我可能不太
適合吧.......
那個政治啊......
唉......看看現在的社會,大概就知道了。(日本也是,到底什麼時候才
承認「南京事件」呢?)
或許,日本甚至不認為以這樣的事情曾經發生過吧。
一個國族主義越強盛的國家,越不會低頭認罪。德國的希特勒也殺了很多
猶太人,但是他們的善後做得很好,正是因為他們對「國家」的概念是薄
弱的,也很怕提起「國家」,畢竟兩次世界大戰,他們逃不了歷史的責
任。但是日本的國族主義很強,也不願意低頭。我想就是這個原因。
張貼留言